薄膜电压击穿试验仪
耐电压击穿强度试验仪又称电压击穿测试仪,是用于测定固体绝缘材料(如塑料、薄膜、树脂、云母、陶瓷、玻璃、绝缘漆等)在工频或直流电压下击穿强度及耐电压时间的设备,符合GB1408、ASTM D149等国内外标准。
介电击穿强度试验仪则更侧重于测量材料的介电强度,即材料作为绝缘体时的电强度量度,定义为试样被击穿时单位厚度承受的大电压(单位:kV/mm)
工作原理
两种试验仪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
电压攀升:通过调压器和升压变压器将输入的220V交流电逐步升高(高可达50kV),施加到被测试样两端,升压速率可在200V/s-5000V/s之间调节。
实时监测:检测系统会同步记录试样两端的电压和电流变化。当材料被击穿的瞬间(表现为电流突然增大、电压骤降),仪器会在0.1秒内切断电源。
数据转化:试验结束后,仪器会自动计算击穿强度——即击穿电压除以试样厚度(单位:kV/mm)。
薄膜电压击穿试验仪技术参数
两种试验仪的主要技术参数包括:
参数项耐电压击穿强度试验仪介电击穿强度试验仪交流0-50kV,直流0-试验电压交流0-60KV(可选0-80KV)50KV电器容量3KVA0.5KVA升压速率0.1-2.0kV/s可调2KV/s±20%电压测量精度≤2%±5%过电流保护0.1S内切断电源燃弧时间≤20msGB1408.1-2006,适用标准GB1408.1-2006,GB1408.2-2016ASTM D149
应用领域
这两种试验仪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绝缘材料测试:塑料、橡胶、陶瓷、玻璃、复合材料等固体绝缘材料的击穿强度和耐电压时间测试。
电子元器件测试:电容器、变压器、电缆和电线等产品的绝缘性能评估。
电力设备测试:绝缘子、开关设备、发电机和电动机等设备的绝缘系统检测。
科研与教育:材料研究和电气工程教学实验。
化工与石油:绝缘油、绝缘漆等液体介质的介电强度测试。
总结
耐电压击穿强度试验仪和介电击穿强度试验仪本质上是同一种设备,只是名称侧重点不同。它们通过逐步升高电压直至材料击穿的方式,测量材料的绝缘性能,广泛应用于电气、电子、化工等多个领域。选购时需根据测试需求(如电压范围、测试精度等)和预算选择合适的型号。
于耐电压击穿强度试验仪和介电击穿强度试验仪的清晰对比与关键信息,助您快速掌握核心要点:
本质与区别
名称核心功能侧重点测试材料在持续升压下耐电压击穿强度试验仪被击穿的临界电压值材料耐受高压的能力测量材料作为绝缘体的介电击穿强度试验仪单位厚度的绝缘性能极限介电强度(kV/mm)结论:两者为同一类设备,名称差异源于应用场景侧重,测试原理和操作一致。
核心工作原理
升压系统
输入220V交流电 → 调压器 → 升压变压器 → 输出0-100kV(可调)高压。
升压速率:100 V/s ~ 5 kV/s(依标准可调)。
击穿判定
实时监测电流,当电流骤增10~50mA(预设阈值)时,判定击穿。
0.02秒内自动切断电源,防止试样碳化。
数据计算
击穿强度 = 击穿电压 (kV) / 试样厚度 (mm)
自动输出结果(单位:kV/mm)。
关键性能参数
参数典型范围标准要求AC/DC0-100电压范围EC 60243,ASTM D149kV(可扩展)±1.5%读数精度≤±2%±0.2%满量程0.1~5 KV/s升压速率GB/T 1408.1可编程1~10 kVA电器容量-(依电压选择)≤20 ms保护响应时间UL746A(防燃弧)
应用场景
材料研发:塑料薄膜、陶瓷、绝缘漆、复合材料介电强度验证。
质量控制:电缆绝缘层、电容器介质、变压器绝缘纸批量测试。
失效分析:新能源电池隔膜、光伏背板耐压极限评估。
标准认证:符合 IEC 60243、ASTM D149、GB/T 1408 等20+项/国标。
安全操作要点
防护必须:高压仓门联动断电 + 接地铜棒(防残余电荷)。
环境控制:湿度≤70% RH,温度23±2℃(避免沿面放电)。
试样处理:厚度均匀(±0.01mm),无气泡/杂质(否则数据偏差≥15%)。
介质选择:固体试样需浸硅油/变压器油(防闪络)。
以下是耐电压击穿强度试验仪(介电击穿强度试验仪)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及安全指南,严格遵循 IEC 60243 和 GB/T 1408.1 标准要求:
一、操作前准备
1. 环境确认
温湿度:环境温度 (23±2)℃,相对湿度 ≤70% RH(潮湿环境需开启除湿机)
接地:设备接地电阻 ≤4Ω(用万用表检测接地端子)
2. 试样制备
材料类型厚度要求预处理规范塑料/0.05~3.0mm23℃干燥箱存放≥24h薄膜陶瓷/玻璃1.0~5.0mm无水乙醇清洗后烘干注入量绝缘油真空脱气处理(0.5h)≥200mL
3. 设备检查
高压电极与接地电极间距校准(≤0.01mm)
油槽内变压器油耐压值 ≥35kV/2.5mm(新油需静置48h)
急停按钮功能测试(触发后响应时间<0.1s)
二、操作流程(以固体试样为例)
步骤1:装样
A --> [断电状态] --> B[打开防护罩]
B --> C[放置试样]
C --> D[调节电极间距至试样厚度的1.5倍]
D --> E[锁紧防护罩]
步骤2:参数设置
参数项设置要求示例值(按GB/T 1408.1)升压速率快速升压:2.0 kV/s塑料薄膜:1 kV/s慢速升压:0.5 KV/s陶瓷:0.3 kV/s≥终止电压预期30KV→设36kV预期击穿电压的120%漏电流阈值通常设定5~50mA薄膜设10mA,陶瓷设30mA
步骤3:启动测试
按下 TEST 键,观察:
电压曲线平稳上升(异常抖动需终止)
实时电流值 ≤0.1mA(初始泄漏电流)
击穿判定:
电流突增超过阈值 + 电压骤降 ≥20%
设备自动切断高压(响应时间≤20ms)
步骤4:数据记录
记录以下核心数据:
csv
Copy Code
试样编号,厚度(mm),击穿电压(kV),击穿强度(kV/mm),失效位置
S-2024-001,0.25,12.8,51.2,电极边缘
三、安全防护措施
双重隔离防护
高压仓门未关闭时系统无法启动(机械联锁)
测试区域安装红外感应器(人体接近自动断电)
残余电荷释放
测试结束等待 ≥60s 再开仓门
用接地棒触碰电极(释放电压至<5V)
紧急情况处理
故障现象 应对措施
异常电弧 立即拍击急停按钮
设备冒烟 切断总电源 → CO₂灭火器
试样燃烧 氮气灭火系统自动启动
四、控制要点
边缘效应消除
使用 环形护环电极(主电极直径25mm,护环内径35mm)
试样尺寸 ≥电极直径的2倍
沿面放电预防
固体试样边缘涂抹 硅脂
液体测试采用 VDE电极(球形直径12.5mm)
数据有效性验证
同组试样击穿点位置分散 → 检查厚度均匀性
击穿强度偏差>15% → 更换变压器油
五、维护规范
周期 维护项目 标准要求
每日 电极抛光 表面粗糙度Ra≤0.8μm
每月 变压器油耐压测试 击穿值≥30kV/2.5mm
每半年 高压计量校准 第三方CNAS认证
每年 安全联锁系统功能性测试 响应时间≤0.1s
操作警示:
严禁单人操作 → 必须配置监护员
击穿后试样 → 需用镊子取下(防刺伤)
数据异常时 → 优先排查电极接触是否平整通过以上标准化流程,可确保测试结果符合 IEC 60243-1:2013 第6.2条规定的重复性要求(RSD≤5%)。
以下是耐电压击穿强度试验的全场景异常处理指南,基于 IEC 60243-1:2013 和 GB/T 1408.1-2016 标准要求,结合工业实践梳理的解决方案:
一、设备级异常处理
1. 电压输出异常
现象 可能原因 解决方案
电压表无显示 主电源未接通/保险丝熔断 检查380V输入→更换2延时保险管(型号RT28)
电压波动>±5% 调压器碳刷磨损 更换碳刷(厚度≥8mm)+用无水乙醇清洁滑道
自动跳闸 过流保护误触发 重置断路器→漏电流阈值调整为10mA→重启
2. 击穿判断失效
A -->[未检测到击穿] --> B{电流传感器故障}


